我們專業(yè)做異形模具和異形塑料件
開模不成功,退還全部開模費
全國咨詢熱線:
13932815220
13932815220
流動性
2.1熱塑性塑料流動性大小,一般可從分子量大小、熔融指數、阿基米德螺旋線流動長度、表現粘度及流動比(流程長度/塑件壁厚)等一系列指數進行分析。分子量小,分子量分布寬,分子結構規(guī)整性差,熔融指數高、螺流動長度長、表現粘度小,流動比大的則流動性就好,對同一品名的塑料必須檢查其說明書判斷其流動性是否適用于注塑成型。按模具設計要求大致可將常用塑料的流動性分為三類:
①流動性好 PA、PE、PS、PP、CA、聚(4)甲基戍烯;
②流動性中等 聚苯乙烯系列樹脂(如ABS、AS)、PMMA、POM、聚苯醚;
③流動性差 PC、硬PVC、聚苯醚、聚砜、聚芳砜、氟塑料。
2.2各種塑料的流動性也因各成型因素而變,主要影響的因素有如下幾點:
①溫度料溫高則流動性增大,但不同塑料也各有差異,PS(尤其耐沖擊型及MFR值較高的)、PP、PA、PMMA、改性聚苯乙烯(如ABS、AS)、 PC、CA等塑料的流動性隨溫度變化較大。對PE、POM、則溫度增減對其流動性影響較小。所以前者在成型時宜調節(jié)溫度來控制流動性。
②壓力注塑壓力增大則熔融料受剪切作用大,流動性也增大,特別是PE、POM較為敏感,所以成型時宜調節(jié)注塑壓力來控制流動性。
③模具結構澆注系統的形式,尺寸,布置,冷卻系統設計,熔融料流動阻力(如型面光潔度,料道截面厚度,型腔形狀,排氣系統)等因素都直接影響到熔融料在型腔內的實際流動性,凡促使熔融料降低溫度,增加流動性阻力的則流動性就降低。模具設計時應根據所用塑料的流動性,選用合理的結構。成型時則也可控制料溫,模溫及注塑壓力、注塑速度等因素來適當地調節(jié)填充情況以滿足成型需要。
塑料模具是塑料加工工業(yè)中和塑料成型機配套,賦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構型和準確尺寸的工具。由于塑料品種和加工方法繁多,塑料成型機和塑料制品的結構又繁簡不一,所以塑料模具的種類和結構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在使用塑料模具時,經常會遇到模具損耗的問題,這是什么原因造成?1、塑料模具主要工作零件的材料的問題,選材
首先化學名稱不一致,abs化學名稱是丙烯bai腈-丁二烯du-苯乙烯共聚物,pp的化學名稱是聚丙烯。其次是燃燒性質不同,pp燃燒較快,abs燃燒較緩慢。再就是密度不一樣,abs的密度要比pp的大。接下來就是硬度不同,abs的硬度比較高一些。最后就是電學性能不一樣,pp的電絕緣性要比abs的差。1、如果要比較那你得設定一個前提,因為
①塑料模具腔內粗糙,光潔度差②塑料加工內含有水分或揮發(fā)物過多,或塑料顏料分解變質③供料不足,塑化不良或塑料流動性差④模具壁有水分和油污⑤使用脫模劑過量或選用不當⑥融料在模腔內與腔壁沒完全接觸⑦注射速度慢,壓力低⑧脫模斜度小,脫模不良或制品表面硬度低,易劃傷磨損⑨料粒大小不均,或混入不相溶料產生色澤不
塑料加工廠生產的大多數塑料質輕,化學性穩(wěn)定,不會銹蝕;耐沖擊性好;具有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絕緣性好,導熱性低;一般成型性、著色性好,加工成本低;大部分塑料耐熱性差,熱膨脹率大,易燃燒;尺寸穩(wěn)定性差,容易變形;多數塑料耐低溫性差,低溫下變脆,容易老化;某些塑料易溶于溶劑。塑料可區(qū)分為熱固性與
表面處理的方法及技巧 塑料制品的表面處理主要方法可歸納以下7點。(1)化學藥品處理法 該法主要是利用硫酸-重鉻酸鉀等化學品水溶液對塑料表面進行處理,從而引入極性基團來增強涂膜對塑料表面附著力。該法可用于各種塑料制品,但由此引起三廢處理問題。(2)表面